Quantcast
Channel: 房产律师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34

公职人员犯罪后还有养老金吗

$
0
0

  先说大概结论:公职人员出狱之后能否领取基本养老金,关键是要弄清楚本人判刑之前具体是什么身份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

  一、什么是职务犯罪?

  所谓的职务犯罪,一般是专指指国家工作人员、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,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,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,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,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统称。

  以贪污贿赂、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为主要表现形式。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、权钱交易。就犯罪主体而言,包括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;国有公司、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;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、国有公司、企事业单位、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、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这四大类。

  也就是说:犯罪人既可以是党政机关的公务员,也可以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,还可以是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,又可以是国有企业的职工,范围是比较宽泛的,但以公职人员为主。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:1、利用职务之便;2、滥用职权;3、严重地不负责任,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。

  二、职务犯罪人员的政务处分问题

  按照现行的法律、法规,一旦涉及到犯罪,首先就必须按照规定,对犯罪人员给予政纪(或政务)处分,这是法定的必经程序。具体来说:

  1、当本人为公务员时,就必须按照由国务院发布、从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行政法规《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》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:“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,给予开除处分。”即:只要是本人被判处刑罚,毫无例外地一律给予开除处分。也就是说:国家对公务员的犯罪持零容忍的态度,处分也极为严厉。开除公职之后,从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,将彻底地解除与单位的人事关系,从此本人永远失去了公职人员身份。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:以前犯罪的公务员,都必须按照《条例》的规定执行,一律开除。

  2、当本人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,应该按照当时由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》的配套行政规章,从2012年9月1日起实施的、由人社部、原监察部令第18号发布的部门规章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》的规定处理。《暂行规定》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:

  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,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。其中,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,给予开除处分。

  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,被依法判处刑罚的,给予开除处分。”

  假如提出的判决有期徒刑三年,正好就属于规定所说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范围。也就是说:不论本人是否属于行政机关任命的领导班子成员,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,也是毫无例外地一律给予开除处分。并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,彻底地终止本人与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。

  3、当本人为国有企业职工时。本来,我国原来就有《企业职工奖惩条例》。但《劳动法》、《劳动合同法》岀台之后,因企业职工处分事宜由以上两部法律规定,而被国务院明令废止。因此,所有的企业职工犯罪之后,肯定要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关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,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处理。也就是说:当本人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,企业可以以本人违反法律的规定为由,单方面与其解除劳动合同,终止本人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,结果当然是本人失业。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:如果企业决定不解除劳动合同应该怎么办,目前尚未见过相关的政策规定。

  三、十分重要的两个相关问题

  1、国有企业职工处分规定。必须指出的是:从202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》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:“国务院及其相关主管部门根据本法的原则和精神,结合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等的实际情况,对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等的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事宜作出具体规定。”这是法律的明确授权条款,这个规定预示着:针对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职工的处分问题,国家会重新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。尤其是目前国有企业职又的处分事项无法可依的情况,肯定将会得到彻底改变。

  2、原有法规的修订或重新制订。随着《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》的正式实施,该法第十四条的规定:

  “公职人员犯罪,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予以开除:

  (一)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、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(含宣告缓刑)的;

  (二)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,刑期超过三年的;

  (三)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。

 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、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,一般应当予以开除;案件情况特殊,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,可以不予开除,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。

  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,或者犯罪情节轻微,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,予以撤职;造成不良影响的,予以开除。”开始具体法律效力,这个法律规定与《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》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》都有明显的不同。法律的效力肯定高于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,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。

  也就是说:以上两个文件都必须按照《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》的规定,或者做出重大修改,或者重新制定新的规定。另外,还有一点要明确的是:从立法原则上讲,法律一般不溯及既住。即:按照以前的有效政策给予的处分或处理的犯罪人员,肯定不可能因新法律的生效而做出任何的改变。也就是说:法律的正式生效时间十分重要。

  四、回答提出的问题:公职人员犯罪后还有养老金吗?

  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》的规定,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人,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法定条件是: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。同时,个人账户余额是职工本人的合法财产,永远有效,还可以继承。

  1、当本人为机关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,因违法犯罪被开除公职之后,犯罪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,肯定会被一律清零。而绝大多数的机关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从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,才由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,至今尚不足7年时间。因此,被开除公职的原机关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,因实际缴费年限达不到15年的最低标准,根本不能办理退休手续,当然也领不到基本养老金。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。

  或许,最现实的解决办法是:按规定将其原来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,转移接续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,这样还可以多少领取一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。不过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肯定将大幅度地下降。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申请退保。因此,公职人员一旦犯罪,肯定会承受极为惨重的人生代价,几乎等于自杀未遂,仅仅苟活于世。

  2、当本人为企业职工时。按照规定,企业职工在职期间一旦被判刑,即使出狱后能重新就业,但之前的工龄不得计算为连续工龄,只能重新开始计算。与此相应,判刑之前按政策可以享受的视同缴费年限也会被清零,只剩下实际缴费年限继续有效。

 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:出狱时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,可以在重新就业后继续缴费参保,只要满足缴费15年的最低要求,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,从而领取养老金。但十分肯定的是:因视同缴费年限被清零,基本养老金相应地有一定幅度的下降。如果是退休之后被判刑,则是:服刑期间,彻底地停发基本养老金,并不得参加基本养老金的调整;出狱之后,按服刑之前的标准继续发放基本养老金,并参加正常的基本养老金的调整。

  很明显,企业职工判刑的这个政策待遇,可比相应的机关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宽松多了。以上就是“公职人员犯罪后还有养老金吗”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34

Trending Articles